《聪明的小白兔》教学设计

时间:2025-04-09 19:55:33
《聪明的小白兔》教学设计

《聪明的小白兔》教学设计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往往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要怎么写好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聪明的小白兔》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聪明的小白兔》教学设计1

课型:新授课

课题:聪明的小白兔

教学要求:学会本课生字词,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生字词

教学难点:生字词的读写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新课

1、教师出示小灰兔的图片。

小朋友们,今天的课堂上老师请来了两位小客人,你看,它们是谁?(学生自由齐声反馈)

2、引导学生自由地说一说兔子给自己留下的印象。

3、教师总结,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二、教师范读,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看文倾听。

2、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

3、要求找出本课的生字、新词。

4、指名反馈。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秋天,小白兔和小灰兔种的南瓜成熟了,它们想办法把南瓜运回了家。)

三、小组合作,认读生字新词

1、借助拼音拼读生字。

2、以小组为单位交流学习生字时在书写和读音上的注意点。

3、认读生字卡片,并组词及口头造句。

四、学生课堂练习(略)

小结:课文讲了小白兔想办法把南瓜运回家

五、作业:抄写生字词

第二课时

课型:新课型

课题:聪明的小白兔

教学要求:继续学习课文,知道小白兔是怎样把南瓜运回家的

  教学重点:巩固字词、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方法:读书法、练习法

  学习方法:导学

教具:挂图

教学过程:

一、巩固复习,导入新课

导言: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秋天,小白兔和小灰兔种的南瓜长得怎样?(又大又圆)

那么,小白兔和小灰兔能把又大又圆的南瓜搬回家吗?如果能,它们又是怎么做的呢?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聪明的小白兔》。

二、读文,整体体会

1、学生集体读课文3~4自然段,并填空。

小白兔和小灰兔就这样把南瓜一个一个()回家去了。

2、学生自读课文,然后把下面的句子说完整。

小白兔看见(),它想()。于是它们就这样把南瓜一个一个运回了家。

3、教师出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把上述句子说完整。讨论:文中“这样”指的是怎样?

小结:小白兔看见了自行车轮,想到了南瓜,它把南瓜竖起来,南瓜像轮子一样在地上滚,南瓜一下子轻了许多。这样又省力又快。

4、感情朗读课文第三自然段

教师指名分角色读这一自然段,大家评议。

小结:小白兔看到自行车的轮子在转动,觉得南瓜的形状和自行车的轮子相似,因此把南瓜竖起来,把南瓜一个一个地滚回家。

三、指导朗读课文

小结:

四、作业:

抄写词语

《聪明的小白兔》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认识“兔、春、种”等十三个生字,会写“太、丰、白、的”四个生字。

2.了解兔兄弟搬南瓜的经过,懂得遇到困难要动脑筋,想办法。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回答课后问题。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培养联想的能力。

4、教育学生遇到问题要动脑筋想办法。

【教学重点】

认识十二个生字,能够读准字音。指导学生正确书写“太”“丰”“白”“的” 四个字。

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兔兄弟用什么办法运南瓜的,以及他们的办法是怎样想出来的。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课件、实物投影。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流程】

第1课时

一、课件导入,激发情趣

(一)教师导语: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两个好朋友,你们看,是谁?

(灰兔、白兔)板书:灰兔、白兔。

(二)学习“兔、白”。

“兔”:指名读,课件出示图和古代象形文字。

“白”:用什么方法记?熟字加一笔、熟字减一笔、熟字去掉一部分。

(三)还有一样东西(南瓜),你们认识吗?

[你见到兔兄弟、大南瓜,想说什么呀?]

二、学习课文

(一)揭题: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兔兄弟和大南瓜的故事。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认识生字。

1.他们之间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呢?快来看看课文吧!

[首先看看有哪些字你不认识的字,用铅笔圈出来。]

2.学生自由读课文,自己运用所学方法学习生字。

3.学生认读生字,首先采取多种方式读词语卡片,然后读生字卡片。并介绍一些字识记的好办法。

教师点拨:

春:三人观日。

种:熟字合起来。

丰:三横一竖。

抱:形声字。

太:大字加一点。

重、直、行、面、定:学生自主识记。

4.用读卡片、开火车、赛读等方式进行巩固识记。

5.再读课文,检查字音是否正确,同时思考:课文讲的是一件什么事?

标出自然段的序号。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全班交流课文大意。

(三)朗读课文,读中感悟。

1.指名回答并提出问题。教师梳理后板书:搬→滚。

[并引导学生探究学习:

(1)从哪里感觉到南瓜大?

(2)哪些语句告诉我们兔兄弟搬不动南瓜?]

2.朗读感悟一:感悟南瓜的“大”。

(1)浏览课文,哪一段写了南瓜的样子?自由读一读。

(2)学生读后体会“大”。

[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想像南瓜的样子:有多大?

出示图片、资料拓展学生的知识,再次使学生形象感知南瓜的大,为后面的`感情朗读打下基础。]

(3)指导朗读:兔兄弟看到自己种的南瓜这么大、这么好是什么心情?怎样读?

3.朗读感悟二:感悟搬南瓜太重,兔兄弟搬不动。

(1)导入:从你们的朗读中我感觉到兔兄弟心里可真高兴。可是后来他们心情发生什么变化了?读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2)学生读中感悟:兔兄弟什么心情?为什么?哪里感受到南瓜大?(兔兄弟累极了。)

4.朗读感悟(三):感悟小白兔的聪明。

(1)读课文第三自然段,探究小白兔怎样想到把南瓜滚回家这个办法的。用自己的话说说。

(2)引导学生思考:小白兔的办法好在哪里?(省力、快、南瓜不会受损。)

(3)启发思考:小白兔为什么能想到这样好的办法?

学生说的过程中,教师运用课件演示自行车转动的动画、南瓜的样子(跟车轮复合对比),让学生感受到相同之处。再演示南瓜立起来滚动,形象感知其方法的巧妙。

(4)师生小结:他们善于观察、思考,才能想出办法。

(5)小白兔想出了这样好的办法,是什么心情?读一读这个自然段。

三、发散思维

1.如果你是兔兄弟,你会怎样做?独立思考,然后小组交流,看看哪个组想出的办法多,并且合理。

2.想象一下,兔兄弟把南瓜搬回家的路上和到家后会出现什么情况?

四、小结:

小白兔多聪明啊!他的聪明来自于细心观察和认真思考。板书:观察、思考。

第2课时

1.复习会认字。

2.学习会写字。

(1)自主学习四个生字。(读准音、想办法记住字形。)

(2)小组合作讨论。(音、形、义、写。)

(3)小组汇报,教师点拨:“风”与“丰”、“大”与“太”、“白”与“百”的对比、区分。

(4)学生描书上范字,选出最难写的字,师生探究。

教师板书:白(注意撇的角度和位置、上宽下窄。)

学生练写、实物投影展示、评议。

(5)学生练写,小组交流、评改。

3、学生有感情的朗读全文。

4、发散求异,拓展思维。

(1)如果你是兔兄弟,你还能想出什么办法?

(2)小猴子看到兔兄弟想到这么好的方法,很羡慕。有一天,他在山上摘了一个大西瓜,也用兔兄弟的方法把西瓜滚回了家,猜一猜,结果怎么样?

5、师生总结:遇到困难,要根据实际情况认真思考,千万别学小猴子,盲目照搬别人的方法。]

【板书设计】

19 聪明的小白兔(一)

大 抱放

灰兔 南瓜 圆 盯 观察

白兔 重 竖 滚 思考

作者:李璐

《《聪明的小白兔》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