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的天堂教学反思(15篇)
作为一位刚到岗的人民教师,教学是重要的任务之一,写教学反思可以很好的把我们的教学记录下来,快来参考教学反思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鸟的天堂教学反思,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鸟的天堂教学反思1【情境说明】
随着对新课标的深入学习,我在不断的探索与反思中,更深的领悟到要在教学上有所突破就要抓住教学细节,特别是要抓住和利用文本的“文化细节”,何谓教学细节,其形成于特定的教学情境之中,是构成教学行为的最小单位,具有独立的教学价值和意义。下面,我将以案例赏析的形式谈一些粗浅的认识。《鸟的天堂》是著名作家巴金先生的作品,作者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没有看到鸟,只见到高大茂盛、充满生机的大榕树。这部分重点刻画大榕树的美丽:先写远看榕树的情景,再写近看榕树时枝干和绿叶的情态,展示出大榕树的勃勃生机。在宝含深情的描写之后,作者由衷的赞叹:“这美丽的南国的树!”我就抓住了这一文化细节来和大家一起研究。
【教学片断】
师:同学们,通过初读课文,我们了解到作者和他的朋友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没有看到鸟,只见到高大茂盛、充满生机的大榕树,作者的心为之动容,发出了直抒胸臆的一声赞叹!请同学们快速搜索课文,找一找是哪句话?
生:“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师:是啊!这美丽的南国的树,那么课文中是用怎样的语言来描写榕树的美丽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5~8自然段,找出相关语句。
生1:“一簇簇树叶伸到水面上。树叶真绿得可爱。那是许多株茂盛的榕树,看不出主干在什么地方。”
生2:这是作者远看榕树的情景,让不知情的人误以为是一片榕树林,可见榕树是多么大、多么茂盛啊!
师:真好,同学们,用课文中的语言或自己的感悟来和大家交流,令我们真是受益匪浅呀!
生1:写远看榕树的情景时,也有一句话直抒胸臆,“树叶真绿得可爱”。这样,让人们感觉绿叶也有了生命似的。
生2:近看榕树的情景有“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
师:原来是一株大树,不是“我”说的“许多株”,也不是“另一个朋友”说的“两株”。现在请同学们注意了,咱们的学习小伙伴说话了“我知道‘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的原因了”。
生(齐读):“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一部分树枝垂到水面,从远处看,就像一株大树卧在水面上。”
生1:从这里,我感觉到了榕树枝干多,再看看书上的图,怎么也看不出只有一棵树,可见榕树之大。
生2:“卧”字把榕树写活了。
师:刚才同学们找的很准,说的也不错,那能不能联系课文内容发挥一下大家的想象,说说你脑海中浮现的画面。
生1:我仿佛看见了一座绿洲,令人向往。
生2:我看见许许多多的枝干,一顺儿朝下,扎进了泥土里。
生3:我还看见更茂盛的枝叶像扇子一样覆盖在水面上空。
师:请大家继续想象,并注意用耳朵听,“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师深情朗诵)那么句中“新的生命在颤动”怎样理解呢?
生1:我觉得就是说这株茂盛的大榕树,正在孕育着新的绿叶,来年定会更茂盛!
生2:“新的生命在颤动”也就是指绿叶在阳光照耀下很耀眼,显得有生气!
生3:我认为指的是这一大株榕树,绿绿的,让旅途的人们见了,眼前一亮,疲劳也消除了,在榕树的召唤下,心情放松,似乎更有力量了!
师:是啊!这株榕树枝叶茂盛,大且绿,让人感觉是那么的充满生命活力。树尚且如此,何况我们人呢,更应该积极学习、生活呀!
【教学反思】
“文化细节”往往就在作者直抒胸臆之处,这跳动的字眼就是作者那跳动的心!所以我让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找作者第一次见到大榕树之后直抒胸臆的一句赞叹!让学生抓住文本的叙述脉络,深入体味作者灵动跳跃的文字语言,体会作者的一番深情描绘。学生或深情朗诵一番,或直抒自己的感悟与理解,和同学们交流,互相学习促进。而阅读教学中这种有效生动的对话,是学生在教师搭建的平台上展现对文本的独特感悟,分享智慧的过程。同时在对话交流的过程中,学生也提升了自我。本文教学目标之一是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想象画面,感受大自然的和谐美好。这时适时想象,由词句漫延开来,细细品味,渐渐升华,形成画面,妙趣天成。学生想像丰富,又极具说服力,比老师枯燥乏味的讲解要生动多了,升华主题更是自然而然了。
鸟的天堂教学反思21、形象思维训练法:
小学生形象思维潜力较弱,理解事物比较直观,要领悟文字所表达的内涵,应充分调动他们的形象思维,透过形象思维的引路,把语言文字描绘的情景“转换”成生动的“图像”材料,让学生在身临其境般的体验中陶冶情感,加深感悟。
我透过让学生反复诵读,获得课文资料,初步认识后,借助电教手段播放了“鸟的天堂”录像,把学生带进一种特定的评议环境中,学生神情专注而投入,随后让学生看着早上没有鸟的这一棵大榕树,启发学生想想说说,“百鸟欢闹”是一幅怎样的情景。当再读到“百鸟欢闹”这一段时,学生已学沉浸在期中,仿佛身临其境,而让学生说说一只鸟的特写景头时,也能说得有声有色,到达了必须的效果。
2、品词析句比较法:
文章的组词成句构段的方法研究是提高学生对语言感受潜力的有效途径,在教学中,我抓住有关的句子进行比较、揣磨、欣赏,不断地提高其对语言感知的敏锐程度。
如:教学第8自然段中“这棵榕树好像在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方,不留一点缝隙,翠绿的颜色明亮地在我们的眼前闪耀,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对于“颤动”、“展示”这两个关键字,引导学生用其他词来替换。如用“显示”、“出现”或“抖动”、“晃动”等,用哪组词更好?在讨论、比较中,让学生体会到“展示”是清楚地摆出来,明显地表现出来,突出榕树的旺盛的生命力;“颤动”是短促而频繁地振动,课文把微风吹动,阳光照耀下树叶一闪一闪的样貌,不但美丽而且动静结合,显示了大榕树那旺盛的不可抗拒的生命力,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受。
这样,关键文字抓住屯,学生品出了精妙词语,咀嚼出了它的神韵,从而在心灵上与作者产生了强烈的共鸣,促使学生语感不断地增强。
鸟的天堂教学反思3本文是巴金的作品,“鸟的天堂”指的是一株500多年树齡的古榕树,位于广东省新会市南部马村天河的一座小岛上。榕树的树冠大得出奇,笼罩着18设亩左右的河面,独树成林。乘小艇从近处看,枝藤交错,犹如一座森林,从远处看,就成了浮在水面的绿洲,景色奇特迷人。大树上栖息着成千上万只各种各样的鸟 ……此处隐藏8391个字……,主动学习,想学习的欲望也很强烈。
教师不仅要备好课,上课时教师的引导语和上课的精神面貌都是影响课堂教学的一个因素。我在上第一课时时,没注意到自身因素,只是一味地要求学生思考和讨论。课后,字我感觉非常差,于是,我主动要求去听师傅的课,师傅没怎么精心准备,但是,对我启发真的太大了,就指导朗读来说,师傅总是有那么多的“理由”和方式让他们品读,每次读都有不同的目的。学生读得兴致也非常高。而我总是直来直去,不讲究教学艺术。上课时也不像师傅那么动情和投入。第二课时,我有意模仿师傅的教学方法,产生了一定的效果。我觉得新教师真的应该多听听老教师的课,肯定会受益匪浅。多上十节课的效果也比不上听老教师的一堂课受益大。
鸟的天堂教学反思13《鸟的天堂》是我国著名作家巴金的名篇,是一篇蕴含着丰富人文内涵的文章,文笔优美,作者以细腻的笔触描写了大而茂盛的榕树以及多而快乐的鸟,使我们从中感受到了动静结合这一描写方法的妙处,并从中悟出了这样一个哲理:人类保护大自然,大自然才能更好地造福于人类。
本文可抓的语用训练点颇多,如在第12、13自然段,运用了“点面结合”的描写景物的方法,作者在描写群鸟活动的场景时,运用了两个“到处”,四个两字短词,三个“有的……”对群鸟活动的情景进行了总体的描述,让读者直观地感受到了鸟多。尤其是13自然段中“应接不暇”一词,在教学时,我抛出这样一个问题“你从哪里感受到眼睛应接不暇?”学生自然而然找到了“看清楚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看见了那只,另一只又飞起来了。”在品词赏句中,在感悟朗读中,学生充分感受到了群鸟纷飞的热闹场面,这是对“面”的描写。在此基础上,作者重点描写了一只画眉鸟的表现,“一只画眉鸟飞了出来,被我们的掌声一吓,又飞进了叶丛。站在一根小枝上兴奋地叫着,那歌声真好听。”把它的姿态与叫声刻画得生动逼真,这就是对“点”的描写。此时,我趁势引导学生可以将这种点面结合的描写方式运用于自己的习作之中,如在写下午的大课间活动时,可以先从整体上描写大课间跳绳的壮观场面,然后抓住某个学生的动作、神态等进行“点”上的细节刻画,点面相结合的写法,一定会让自己的习作更加出彩!
本来的预设是教师点拨写法之后,给学生以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尝试说一说这一场景,真正将点面结合的描写方法内化吸收,但课堂上因时间所限,在点拨写法之后,学生缺少了实践的机会,在课堂上只是方法的领会。课后静心反思,实践才是从方法到内化运用的桥梁,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立足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大胆取舍、整合教学内容,真正使学生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不断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鸟的天堂教学反思14《鸟的天堂》是一篇传统课文,是著名作家巴金的作品,文章有动有静,动静结合;有情有景,情景交融;有声有色,声色兼美。
以前也教过这篇课文,主要通过学生的读、老师的讲解以及引导学生想象美景。对于文字这么优美的文章,学生往往是学文,而不进入文章所描写的意境。
这次教学这篇课文时,借助学生收集的资料进行教学,感觉轻松多了。在设计教学过程时,我从中心句入手,引导质疑问题,接着细读课文,体会榕树上众鸟纷飞的壮观情景,认识大榕树奇特、美丽、大而茂盛的特点。由于学生没有亲临过鸟的天堂,对大榕树的大和美缺乏感性认识,了解不多,难以激发学生的情感。那么,依据学生交流收集的资料,把远的事物拉近,把抽象的事物变实。在教学第三大段鸟多、鸟欢时,我又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开始我播放了群鸟在榕树上活动的录音,让学生用心去倾听,用心去感受。这群鸟雀跃,嬉戏玩闹的场面就促使学生情不自禁地产生想亲眼看到画面的情感。情感的投入,使课堂教学效率大增,也唤起学生情感的共鸣。它能再现语言文字所表现的纷繁世界,使语言内容变抽象为具体、生动,使文字教学信息传递由静态变为动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参与教学活动的欲望。
遗憾的是,班级的多媒体不能使用,我们无法在课堂上展示大榕树的枝繁叶茂,鸟的嬉戏玩闹及众鸟翻飞的热闹场面。只能让学生在家看视频,让其感受,在课堂上让其叙述。
鸟的天堂教学反思15《鸟的天堂》是著名作家巴金先生的作品,本文讲的是巴金先生和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时的所见所闻,生动形象的向我们展示了一幅美丽动人的南国风光。作者在写作上详细描述了傍晚静态的大榕树和早晨群鸟活动的情景,同时采用了动静结合的写作方法来表达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在本文讲解时,我选择了文章四步走:
一、先让学生自读课文,认识作者
“李尧棠”,笔名巴金,让学生初步认识、欣赏这位作家独一无二的,有着独特写作风格的作家。在教授本本时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想象画面,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同时把自己的想象讲解给其他同学听,再现图中原景,绘制出属于自己心中的“大榕树”“鸟的天堂”,小组交流讨论评优秀。
二、重点放在阅读感悟上,结合稳重的重点词、句让学生在读中感悟作者细腻、生动的描写方法。
三、分析作者两次经过“鸟的天堂”有什么不同,小组交流讨论。
(一)作者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傍晚时的场景。
太阳落下了山,我们带着灿烂的红霞路过“鸟的天堂”时,面对“一簇簇树叶伸到水面,许多株茂盛的榕树,看不出主干在什么地方。当我说许多株榕树的时候,朋友们马上纠正我的错误,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树干的数目不可计数,枝上又生根”,这样的情景时,作者的感慨是“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在此句话中作者巧妙的运用拟人的修辞表达内心对榕树的喜爱之情,随之感叹!这美丽的南国的树!以此继续升华对大榕树的赞美,虽然喜欢,可作者却依然感到了失望,因为“鸟的天堂里没有一只鸟”,可又不得不带着遗憾离去。
(二)作者第二次经过鸟的天堂时,是在阳光明媚的早晨,映入眼帘的是应接不暇的鸟飞鸟鸣景象,作者并详细介绍了鸟的形态、姿势,结尾处专写了一只画眉鸟,采用点面结合的方法描写了“鸟生活的乐园”,再次强调了“鸟的天堂”之名得来之意。
四、师讲解重点词、合作小组小结:
在本文结构全部梳理之后,我采用了强调记忆法,把词语放在了最后来解决;文中的“数目不可计数”,两个生字让学生自己结合前后句理解“榕树树干之多”,“应接不暇”“应”这个多音字在此处的用意是突出“榕树上的鸟儿之多”,与第一次的“枝干之多”形成了鲜明的关系,正因为榕树的枝干之多才吸引来了更多的鸟儿,这里被称作“鸟的天堂”其实就是因为有了大榕树才显得更加神秘莫测。茂盛的大榕树上吸引了无数的鸟儿来栖息,可谓是不折不扣的“鸟的天堂”。
在本篇课文授课中,我通过让学生分析、阅读、交流,结合自己绘制的图画意境,让他们真真实实的感受到“鸟的天堂”不仅指“美丽的大榕树”“鸟生活的乐园”,还指那难得一见的“南国风光”,即使没有去过南方,也可以自己结合本文的写作特点“静态、动态”的描写出属于自己心中的好文章。最后我留了一样特别的作业:请你做一名小导游,来介绍一下自己心中的南国风景。让学生在边画画边想象中感受“南国风光之美”,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