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反思
作为一位到岗不久的教师,课堂教学是我们的工作之一,借助教学反思我们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反思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七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反思,欢迎大家分享。
七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反思11、较好地落实了“自主、合作与探究”的学习方式。
不懈地训练及反复的强调,使学生养成课前自主学习的习惯。本节课学生就在这方面表现得很好,在上课之前,学生已经基本能口译课文,这样就节省了大量的字词教学时间,为课堂上进行多种能力训练提供了时间的保证。具体授课过程中,又十分注意将学生的独创性融入小组的合作学习中,既有共性,又有个性。对一些学生课堂上提出的问题,与教学内容无关,但又不能伤害学生的积极性,则留给学生自行探究,培养学生课后查找资料的习惯。
2、与学生建立平等对话的关系。
在课堂上,尊重学生,平等对话,探究气氛浓郁,学生个性才能获得发展,潜能才能得到开发。教学中,围绕教学重点,放手让学生自己在课堂上纵横驰骋,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有放有收,既让学生掌握了知识,又让学生充分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3、教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
诵读与积累是我的文言文教学的两个基本理念。在这节课中,除了强调诵读外,我还十分注意指导同学们对知识进行积累,归纳整理,对学生在课堂上能自觉“温故而知新”的大加赞赏,意在让学生们重视文言知识的积累,并能做到举一反三。
4、多种能力训练渗透其中。
虽然只是短短的一节课,但注意了各种知识的综合,注重知识之间、能力之间以及知识、能力、情感之间的联系,重视积累、感悟与语感的培养,致力于语文素养的提高。如“说”的训练,就有让学生讲故事,复述故事,谈感想等。
七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反思2这是第二遍讲雨的四季,相比第一遍问题式教学,这次采用学生读文本,自己提出问题的方式更好。首先,让学生大声朗读文章,读准字音,勾画不理解的字词。其实这是预习环节的内容,然后直接将文章的字词读读写写。第二,让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文本,整体感知,这篇文章的思想感情,这一环节中学生都能说出作者的思想感情。第三,请学生大声朗读第一段,并对第一段提出疑问。当我话音刚落,已经有学生提出了问题,“为什么作者要用她”“雨给作者什么样的形象和记忆”。
当学生提出问题后让学生自己去解答,针对第一个问题,学生都能答出来。第二个问题学生说这个需要从全文找答案。于是又接着从第二段开始读。这样让学生读文章、提问题、解答问题。这种方式我第一次实施,确实耗费了时间,但是学生收获丰富是最重要的。通过学生朗读——学生提出问题——学生解决问题这种方式,能够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充分发挥学生课堂的主体作用。但是我做的有很多不足,引导还不到位,自己的引导作用发挥不理想。所以今后的教学科研沿用这样的方式,但是一定要充分研读教材,备课充分,才能更好地应对课堂生成的问题。
七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反思3或许由于最近家里发生了一些事情,所以总是心情不好,每天没有静下心来备课。或者更确切的说,上课就是为了应付学生。
看着学生上课时漫不经心的样子,看到学生写的日记,我越发的感觉到我的教学工作再也不能这样应付下去了。这样下去,孩子会越来越讨厌我的课,我在学生心中就会没有威望了。我的教学就会没有成绩了。想着想着我越来越感觉到问题的严重性。当前的形式容不得我再去逃避了,我必需坚定的面对生活,面对自己。
所以在周末,我认真准备新课,并且阅读了一些课外书,准备了很好的课外拓展。或许人们对某事但做了充分准备,内心中就会有一种自信。星期一,上课我一改昨天严肃,面带微笑,当我的小班长告诉班级某某学生犯错误时,我没在大怒,而是淡淡的一笑。
等到上我语文时,我充满自信的来到班级,我投入我所有的激情、热情。引导学生创造一种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因为这篇课文学生在早读时已经读了好几遍了。并且文章比较短。内容比较好理解。所以课上我没有给学生读课文的时间,而是直接进入文本的理解。我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然后再让其它小组的学生回答问题上。这样学生就是在质疑、探究、交流中获得共同的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很强,并且对问题理解[ ]也到位。在探究本课的写法上同学们有了分歧。有的同学说运用的是对比,有的同学说运用的以小见大,托物言志的手法,经过同学们的讨论,得出正确答案。看到同学们因一个问题争得面红而赤的时候,看到他看他们的唇枪舌战,我真的很开心。他们才是真正在学习,青春的色彩在他们身上展现。我看到他们真的在追逐梦想。
在文章主旨及写作手法探究完之后,我进行拓展。给同学们讲了一个故事《踢三脚》意在告诉学生:我们在竭尽全力去做我们应该做的事情时,我们拥有一个积极乐观的心态,还要富有智慧。这样我们的人生才会过得更有价值意义。在我的引导下孩子们终于领悟了这个道理。我为了培养学生[ ]的思维能力,我选了几个歇后语,让同学们依据他们对词义的理解,来接下句,有几个理解能力强的学生真的说了出来。看来我的学生还是很有潜力的。这一节课高潮不断,学生的激情真的被我调动出来。老师对于学生的引路真是太重要。
老师认真的去准备每一节课,在了解学生的特点前提下,采取多种学习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样的课堂才会是有命力的课堂。这样的课堂学生才会真正的有收获的。课堂上有些时候看似老师做得是一些与教学毫无关系的事情,但事实上这些对于提高学生的的学习效果是非常关键的。
看似无益的却益处大大的。我们老师设计教学宗旨就是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让学生在快乐在学到知识。这是一种很难做的事情,但是只要我们肯于探索,我想我们会找到适合我们学生特点的教学方式。大胆的实践,大胆的创新,就会有收获的。有创新的课堂才会有生命力。
当然这一节课,还存在着许多问题,老师拓展的部分学会是否真的理解了呢,对于接受能力比较差的学生,文章的重点是不是掌握了呢,这篇文章的学习学生们是不是真的有收获了呢?
通过这节课我又重新找到了自信,我知道我应该用更大的精力去研究学生研究课本,采取更多方式达到高效教学!
七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反思4今年教七年级,让我这个原来对新课程投入不深的人,终于进入了新课程的大门,应该说,我是满怀信心与希望,因为在我原来的理解中,新课程的课堂是由学生自主的课堂,教师只要作适当的引导就可以了,那教师不是很轻松?听了一些公开课,感觉也是如此,课堂上气氛是非常活跃,教师讲的也不多,学生自己探究,就可以解决大部分的重点问题,不是说“三个臭皮匠,顶得上一个诸葛亮”吗?何况我们有那么多的“臭皮匠”。所以,课前我的准备可是非常轻松的。
带着这种想法,我进入了课堂。我们七年级第一课是《在山的那边》,第一堂课,我让学生读课文 ……此处隐藏9678个字……,我除了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课文的能力外.还重视学生说的训练和情感培养,先让学生把课文读熟,理解文中的重点句段所表达的含义,然后对文中印象最深刻的句段各抒己见。在课堂上,我把课堂这个大舞台交给学生,让他们有机会吐露心声,让他们无拘无束的说。下面是我在上《秋天的怀念》这课时设计了以下几种方式:
一、画一画:文中使自己感动的句子或段落让学生勾画出来,并让学生抓住作者对母亲神态、动作的描写,“悄悄躲出去、偷偷地注意我、又悄悄地进来、眼圈红红地看着我”体会母亲抚慰我的细致和体贴;抓住作者对母亲语言的描写“咱娘儿俩好好儿活,好好儿活……”体会母亲对儿子深深的爱。
二、说一说:文中自己最感动的句或段落让学生各抒己见,说一说自己喜欢的原因。例如《秋天的怀念》这篇文章,感人之处有许多,我让学生说自己最喜欢之处。这时,有的学生说最喜欢第一自然段,有的学生说我最喜欢第二自然段,有的学生说喜欢文中的五、六两个自然段,还有的学生说我最喜欢最后一个自然段等等。然后我把学生各自喜欢的段落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畅所欲言,说出是哪些句子、哪些词语使自己感动,只要他们说出来的感受是真实的都行。
同时,有的同学对以上同学的看法会有不同看法,可以让学生说说自己的见解。说出来,感染其他没有发觉的学生。
如:《秋天的怀念》最后一个自然段,有位同学说,在妈妈离开后的日子,妹妹推我去北海看菊花时,我觉得作者写菊花的淡雅,高洁,热烈而深沉,这就正如她的母亲对子女那种纯洁高尚,无私的感人挚深的母爱,也是作者对生命的思考。听了这个学生的独到的见解,我很震惊,学生却从读文中感受到了,这也许就是史铁生《秋天的怀念》中所寄托的感情吧!
三、议一议:
让学生透过母亲为儿子所作的小事进行讨论:课文中的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学生会根据自己的理解得到各种各样的答案,以此来培养学生整体把握课文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再让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母亲的爱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爱,让学生自由表达,这一过程使学生母亲对儿子那片真情,那份伟大无私的母爱再现学生心中。最后教师说:“又是一个深秋或清明节,假如你是作者‘我’,在‘母亲’的坟前,你会对‘母亲’说些什么呢?”学生纷纷演说,真情流露,从而升华了文章的主题。
本堂课教学,我个人认为有满意之处和不足之处:
一、满意之处
1、充分尊重学生的阅读主体地位,调动学生自己自由地解读文本,课堂上呈现出“我要阅读”的主体兴奋状态,令人欣慰。
2、全班学生真正沉浸于文本,进行了一次文本细读,而且读出了文本中蕴含的人物思想、情感,与文本、作者进行了较深入的对话。
3、学生有些解读超出了我的预见,生成点较多。
4、本课着眼点在于:(1)读出文本背后 “空白、沉默、隐匿的东西”。(2)学习“文本细读”的解读方法。(3)感悟、体验母爱的无私、博大、宽容、含蓄。后两个内容在这节课上完整呈现。
二、不足之处:
1、从课的完整性上看,结尾时对“秋天的怀念”的题旨分析略显不足,当然,如果留待下节课分析还是可以的。
2、生生间的对话还不够,虽然也有生生间的正面交锋,但限于时间,教师并没有让学生充分发挥。否则生成点会更多,也许更精彩。
3、当教学中遇到学生的生成影响教师的教学预设的时间、节奏和内容完成时,教师应该怎么办的问题。这节课里也有几处学生的生成颇有意思,但我顾虑时间不够,中止了学生的发挥,虽觉得有理由,但仍觉遗憾。
以上为本课的教学反思,不妥之处,敬请各位同仁批评指正!谢谢!
七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反思14几乎花了一周时间,总算把《论语十二则》讲完了。我估计学生的学习也只是停留在文章的背诵、字词的解释上面。怎样把孔子及其弟子的思想精髓吸收并运用到学习和生活中去,确实是一个难点。在课堂上,我在讲每一则时,尽量让学生联系自己的学习实际谈谈体会,如文章中谈到的学习复习法、学思结合法在大家的学习中是否在运用,如果还没用,是否现在可以去尝试一下等。
在这十二则言论中,对个人的道德修养方面也谈论的很多:宽以待人、诚实守信、安贫乐道等,在讲这些道理时,我尽量穿插一些故事在里面,但总感觉自己知道的太少,都是一些旧故事,学生听得兴趣不大,让他们自己说,却又开不了口。语文教学中,扩大学生的阅读面,让学生能开口说,且会说,不是一日之功。总之,《论语》是讲完了,怎样学以致用,还是盲点,程子曾说:“今人不会读书,如读《论语》,未读时,是此等人,读了后又是此等人,便是不曾读。”但愿我们的学生读了,能有一点点收获。
七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反思15本学期我担任七年级(3)(4)班的语文老师。不仅自身的知识需要提高,教学的各个方面也有待加强。如:师生关系的处理、课堂教学的组织、教学的思路等。经过将近一个月的教学和几次的听课,从中也学到了一点教学方法。
一、 师生关系
一个月的接触中,还没有完全能够做到成为学生在生活中的朋友,在课堂上的老师。总是让学生觉得老师只是老师,而不是朋友。谁都知道,做为一名教师,应该蹲下身来和学生“平等”。对于刚步入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很多方面都不适应,都需要老师的指导。在这一点上,我就处理得不够好。虽说也尝试着走进学生的心里,但由于和学生接触的次数和时间都较少,使自己还不能真正的成为学生的朋友,在他们眼里,我依然只是他们的老师。
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我应该主动出击,找个别学生谈心,让他们试着喜欢我,喜欢语文。
二、课堂组织
七年级(3)(4)班的学生本身基础就不好,学习积极性不高,课堂气氛不活跃。总有那么一些学生爱在课堂上捣乱、吵闹。这就需要教师有一定的课堂组织能力,做为新手的我缺少经验,想把这课的课堂组织好确实有点吃力。这也就意味着我必须向有经验的教师多多学习、请教。
三、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不是很明显。由于学生的积极性不高,上课的形式不般都是老师讲的较多,学生答的较少。即使有人回答,那也是极少数人。但是,我及时抓住这些学生的闪光点,给予一定的表扬和鼓励。
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也想了很多种方法。如:男生和女生比赛读书,小组之间比较读书,角色交换、课前一支歌等。但这些方法只能一时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所取得的效果不是很大。
总喜欢围绕着课本上课,抛不开课本,缺少创新,有点偏向应试教育的教学。在学习过程中,应该把学生看作语文学习的主人,在课堂教学中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主。
比如,在教学课文之前,先把自己制定的教学目标展示给学生,然后让学生在读课文后根据我制定的学习目标再讨论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这样,就使全体学生都能真正地参与到课堂教学的全过程,还参与了目标的制定和作业的布置。从而,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已的学习目标,可以在自学阶段有本可依,有章可循,并取得成就感。
本册的课文都与生活息息相关,我尽量把课文内容和现实生活联系在一起,让学生感受到生活的气息,感受到处处有语文。
文档为doc格式